1月前,老沈被家人送进医院。这是他肺癌手术后的第4年,却发现肿瘤已经广泛转移到骨头和肝脏。躺在病床上的老沈极度消瘦,用“皮包骨头”形容也不为过。而且,因为疼痛,当时的他已经无法下地行走。
钦志泉副主任组织科室专家讨论,表示即使勉强上化疗,老沈的预期生存时间也可能只有3个月了。
钦志泉副主任(中)在查房(资料图)
“试试靶向治疗,让老沈去做个基因检测吧!”钦志泉副主任和家属建议。但没想到家属表示,2年前就做过了:阴性。钦志泉副主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结合老沈的病情变化,对老沈和家属表示,肿瘤学进展迅速,尤其在肺癌领域这几年必定有新的药物应用于临床。让老沈“别放弃,再试试!”
3个月等死,还是再试试。最终,老沈的儿子拍板,再做一次基因检测。老沈无疑是幸运的。这一次,基因检测结果与两年前截然不同,测出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钦主任告诉家属,这是目前肺癌靶向治疗中最优突变,老沈有希望了。
他做了个基因检测,找到了救命药
中国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在40-50%,远高于高加索人种的15%左右,中国肿瘤学会、美国肿瘤学会等权威指南均建议对肺腺癌的患者常规进行基因检测。
钦志泉副主任介绍,癌症的发生是一种渐进的基因突变,多数癌症发病原因未知,但一旦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出现后,就会不断生长。目前还很难把突变基因恢复正常,但是可以通过药物使癌细胞的信号传导中断,就像在家中的电线中加一个开关,然后关掉开关中止电流的传输,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这种治疗就被形象地称为靶向治疗,而药物就像子弹一样,瞄准作用靶点,从而精准命中。
一旦检测出基因突变,部分患者可使用表皮生长因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突变基因,免于化疗,获得低毒高效的治疗方案。老沈基因检测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肺癌最重要的治疗靶点,老沈因此找到了救命药。
在钦主任团队的配合下,老沈接受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考虑肿瘤进展快,又配合了小剂量的化疗,疗效非常好。这不,1个月后,老沈精神蛮好。一系列复查下来,老沈的肺部肝脏肿瘤明显缩小,疼痛基本消失,正常行走更是不在话下。家属感激之余,作为肿瘤内科医生,钦志泉副主任看到患者有如此好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图片来自pexels
预期生存时间,从3个月到3年
从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到目前预期3年左右,老沈的命运可谓是峰回路转,而这一切的取得源自医生的经验、家属的信任以及肿瘤学科不断地发展。
浙江省肿瘤内科主任卢丽琴主任医师表示,肿瘤内科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医学学科之一。“我们科室目前有多位存活时间在10年左右的晚期肺癌患者,他们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医生的老朋友。”从医30余年的卢丽琴主任介绍说,靶向治疗大大地延长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靶向治疗更大的进步在于,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远远小于化疗,疗效则远胜化疗,提升患者生存期限的同时,生活质量也能得以维持。
卢丽琴主任(右二)在查房(资料图)
卢丽琴主任提醒
然而靶向药并非神药,也并不适合于所有患者。在靶向治疗应用中有一个硬性指标:找到癌症患者体内的“靶点”即相应的基因突变。目前,基因检测可以使用穿刺组织标本,也可以考虑创伤较少的ctDNA(循环肿瘤细胞DNA)的NGS(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若难以获取组织标本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抽取血液,进行ctDNA二代测序明确有无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