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8日,全球已有约150万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超过8万人死于该流行病。全球各地对抗新冠肺炎的新闻每天海量更新,但大都指向一个两难痛点:我们必须挽救生命?还是挽救生计?大数据、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这一非常时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一箭双雕的成功案例。
无论是公共卫生、医疗,还是电子商务,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与人力相比,AI效率更高、没有感染风险而且不需要休息。它们不仅出现在物流运输和消毒防护等很多看得见的场地,也存在于客服中心、诊疗设备等看不见的系统中。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或许正在变为现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未来人类应对天灾人祸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I医疗一条龙体系
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晚于其他行业,这与缺乏准确可用数据,以及噪声和异常值过多有关。但随着新冠疫情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医学团队和科技公司投入研发AI应用。目前取得进展的主要有如下五大领域。
预警和警报: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加拿大健康监测创业公司BlueDot是此次新冠疫情流行中异军突起的机构之一。在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月发布疫情通告9天前, BlueDot于2019年12月底就向客户发出警告,预测了新型肺炎的爆发场所和流行可能,并于2020年1月中旬在《旅行医学》杂志列出了来自武汉旅客最先到达的20个目的地,预警这些城市可能处于该疾病全球传播的最前沿。
跟踪和预测:很多人可能已经在机场海关接受过额温枪新冠筛查,现在计算机视觉算法可以在大范围内执行相同操作。比如,百度开发的AI系统配备了计算机视觉和红外传感器的摄像头来预测人们在公共区域的体温,标记出温度高于37.3度的个人。每分钟该系统最多可筛查200个人,误差在0.5摄氏度范围内,现已在北京清河火车站投入使用。美国的梅奥诊所和明尼苏达卫生部也在全州范围内利用AI比对不同地区的确诊密度,成功发现疫情爆发热点,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公共卫生危机等级的应对措施。
诊断和预后:处于战役第一线的武汉,积累了大量新冠肺炎诊断的累计样本和数据,为训练AI诊疗奠定了基础。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AI系统经过了4.5万次CT扫描训练,通过胸部CT检查新冠肺炎的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类似地,阿里巴巴接受了5000例新冠病例数据开发的AI系统,可以在20秒内完成专家需要15分钟的诊断,可以区分新冠肺炎和普通病毒肺炎,准确率高达96%。该系统已在中国的100家医院中应用。在美国西雅图,医生能使用机器人与患者进行远程通信并对其进行在线治疗,减少医务人员对感染者的接触。算法和机器人,为不堪重负的医疗中心筛查新冠感染者带来了福音。
社会控制:为减少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接触,一些组织让医务人员与患者互动过程自动化。中国的公司使用机器人执行非接触医疗物资输送,并在公共场所喷洒消毒剂,减少交叉感染。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可以测量体温和判断其他新冠症状,并分发免洗净手液。医院内部的机器人不需要护士在场,就可以为患者运送食物和药品,并消毒房间。其他机器人则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负责做饭和后勤补给,减少了医院所需的人员数量和交叉感染风险。
药物研发:现在已经有超过40家组织在开发新冠疫苗,其中有3家已进入人体测试阶段。疫苗依然是一大难题,因为开发新药过程非常漫长昂贵,成本可能超过10亿美元,最多需要12年。AI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过程,谷歌于2014年收购的AI研究实验室DeepMind是参与解锁冠状病毒疫苗竞赛的几大组织之一,其他竞争者还包括微软和Facebook。DeepMind最近宣布,已使用深度学习来查找有关与新冠相关的蛋白质结构新信息,可能还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尽管该结构预测系统仍在开发中,但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系统准确率更高,可以每天节约数百美元研发冠状病毒疫苗的费用。
针对“封城”的数字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企业和政府继续抗击新冠病毒,中国电商巨头的迅速反应向世界证明:拥有强大数字技术的零售商有能力在非常时期确保供应链畅通无阻,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最有价值的贡献莫过于利用其智能数字物流平台和高科技的最后一公里交付能力。这些能力将让电商不仅在疫情当中践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也会使它们在疫情过后在在战略能力上处于有利地位,并抓住更多机遇。
自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1100万市民被隔离,所有主干道都被封锁。在武汉这样的五省通衢,零售业好比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星罗棋布的网络将日用必需品输送到每个社区。城市主动脉运行不畅,切断了社区的常规供应。人们不愿冒险走出家门,无法以常规方式获得物资。
在实物交付方面,菜鸟网络及其对手京东已经开始尝试新自动化技术,以期在与亚马逊和谷歌的竞争上获得优势。2018年京东就在西安附近郊区开始测试无人机送货,并在北京海淀区测试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封城期间电商最紧迫的难题是:如何在湖北人力无法流通的情况下增加武汉市的配送能力。尽管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京东和其他零售商在武汉进行了智能物流部署。智能无人汽车被运送到武汉,装载当地地图,从北京对1200公里之外的无人车进行遥控,将捐赠的物品运送到医院,将日用品送到武汉社区——空荡荡的街道为测试智能机器人和无人车提供了绝佳场所,同时,还使零售商能在不违反规定限制情况下应对需求激增。
主干道和高速封闭,也使零售商难以将生活必需品送到其他偏远地区,比如河道众多的河北省白洋淀农村。京东的当地物流团队部署无人机,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经过小路或渡轮至少需要六个小时的送货任务,在疫情期间为白洋淀配送上百件订单,完成了中国国内首批物流无人机配送。
美国在布局人工智能上也不甘落后。在新冠疫情压力下,美国政府联合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实体零售商和电商亚马逊,将分散的消费者数据和商品资源汇总起来,与科技公司和五角大楼的人工智能中心共同打造智能物流平台,预测并调度疫情期间的食品和药品等物资需求,防止关键物资紧缺。佛罗里达州的医院也和当地交通管理局合作,利用无人驾驶汽车向学校运送检测试剂和医疗物资,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让更多的医护能照顾病人。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夺走了全球至少5000万人的生命。一个世纪之后当疫情再次卷土重来,高科技、算法和人工智能为人类提供了更坚实的铠甲,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存率。尽管在数据隐私和道德方面存在隐患,但在目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和高度不确定未来中,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或许在不久的未来,AI会成为终结新冠病毒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