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有很大的不同,精神疾病所致的痛苦,最痛的可能是患者的家属,同时,绝大多数患者在就诊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陪伴和协助,即使在成功渡过急性期治疗以后,病情稳定了,由于需要维持治疗,一般仍需要家属的协助和监护,这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疾病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导致上述情况的精神疾病的相关特征是什么呢?
精神疾病多为知、情、意方面出现障碍,认知损伤使其对疾病和对自身状况的正确认知缺乏,他们很难主动就医,他们不认为自己病了,即,无自知力,即使被家属或社会机构强制治疗,他们也不愿意按医嘱服药,所以,在治疗初期,需要家属的陪伴和协助。
由于精神疾病绝大多数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而精神科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递质发挥治疗作用,即,多为精神活性或抑制剂,副作用多,患者服用后会有便秘、震颤、肌肉僵直、月经紊乱、性功能下降、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发作等发生;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本来就困难,这些药物副作用导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差,同时,副作用如何处理?对症治疗是必要的,甚至有时是急症,如,癫痫发作,需要及时就医。所以,即使在维持用药期,依然需要家属的协助和监护。
精神障碍患者多存在心境或情绪问题,言行紊乱,其病痛伤害的往往不是自身,而是周围人,尤其自己的亲属:假如他们伤害了外人,其亲属也需承担责任,并且由于求生避祸的本能,他们知道攻击亲人安全;一些患者对外人很好,就与家属过不去,可能由于在其紊乱的人生中,家属出场次数最多,他们就把自己的苦和恨都归结到自己最熟悉的人身上。对家属来说,在漫长的与患者相处的过程中,各种情感折磨:对患者的心疼、操心,有的家属还有自责,把患者的病痛归因于自己;多年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患者可能对家属会冷酷无情,甚至攻击,家属担惊受怕,比如,在精神病性症状影响下的冲动攻击行为会很残暴:一个患者在幻听支配下,拿着粗棍子,往多年照顾她的年迈的母亲身上打,母亲躲出门,患者顺手把母亲推下楼梯,然后进屋,往因卒中瘫痪在床的父亲头上打。所以,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是最痛苦的患者家属。
那么,我们如何做家属的疾病教育?怎么会让患者和家属受益?
喻东山老师有一本书,是写给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书名为:理解,才能更好地陪伴。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不少患者的家属,为了亲人更好地康复,自己成了半个精神科医生。当然,我们不会对患者家属提这样的要求,但的确:对疾病理解了,对患者了解了,对自己也醒悟了,才能更好地陪伴,也能更好地过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要求家属成半个医生,但希望家属能够接受常识性的疾病健康教育。
首先是对人的精神这一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我们认识一种精神疾病的时候,往往是以对人性的理解为基础的,也即:要有一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理解患者,也有助于自我调整;精神科有很多研究关注照顾者的精神状况,可见家属保持自身健康既具挑战性又很重要;第二,知道自己亲人所患精神障碍的主要特征:为何下了这样的诊断,患者的疾病表现,即症状,是什么,这种疾病的行为特征是什么,比如,精力减退,社会适应差,失眠,是否冲动伤人,等,另外,知道所用药物是什么以及该药是治疗什么的,患者对所用药的药物反应如何;第三,精神疾病虽然发病有一定的生物学因素,但社会心理因素大于其他疾病,患者的病情受外界刺激时易波动,即使在常规治疗下,在家属没有发觉的情况下,患者也可能会发病,如果这个患者有攻击性,会对周围人造成伤害,这也是造成病耻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家属,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与患者相处时及时识别出这种可能性。所以,疾病教育不仅对患者有益,对家属也有帮助。
与其慌恐无助,为何不变被动为主动,来学习呢?!
徐改玲,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临床与科研工作并行,医疗行为与文化情怀兼具,热爱精神科工作,不断学习、思考和探索。擅长对双相情感障碍、强迫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物质依赖的治疗,对精神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探索,对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探索,尤其关注精神科亚健康人群,及儿童青少年群体,在诊治方面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愿与大家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