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医学报> 大众医美> 本文

隆乳术后包膜挛缩防治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2020-04-16 07:43:09      来源:网络      作者:河南省周口市

导读:本文是来自河南省周口市网友投稿,经过美国强根胶囊编辑发布关于"隆乳术后包膜挛缩防治的研究进展"的内容介绍

作者:邓萌 叶飞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包膜挛缩是乳房假体置入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 在术后数月至数年中发生,导致假体周围纤维化和包膜的形 成超出正常情况。首次隆乳术后 8 个月时,包膜挛缩率约为 6.0%, 累积风险随时间而增加[1]。包膜的形成是对异物的炎症 反应, 当以过度的方式发生时,周围组织会出现挛缩、扭曲、 变 硬,并导致疼痛。该包膜通常具有致密的胶原纤维及纤维结 缔组织, 包含异物巨细胞、肉芽肿, 且局部可出现免疫反应。


1 包膜挛缩的病因学


关于包膜挛缩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感 染、辐射、血肿以及生物膜的形成[2-4]。除此之外,肌纤维母细 胞的力学作用和异常的胶原沉积也被认为是造成包膜挛缩 的可能原因[5]。 一些研究者认为[6],由于细菌生物膜感染会导致包膜挛 缩, 因而推荐了许多步骤来优化假体的置入过程。但是, 关于 感染性病因的理论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学者建议[7], 手 术时使用三联抗生素对剥离的腔隙进行冲洗。而近期研究发 现,三联抗生素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相比,在预防包膜挛缩 方面效果类似。有研究表明,附着于纹理植入物的细菌比光 滑植入物多 20 倍,生物膜的生长也更加明显[6]。但文献报道 的光滑植入物的包膜挛缩的概率却更高[8]。 Poppler 等[9]在接受 扩张器 / 植入物更换的妇女中使用专门的培养基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未发现生物膜形成和包膜挛缩之间的相关性,由此 提出了新的理论:应激刺激可能是单独导致炎症和生物膜改 变的原因。


2 预防包膜挛缩的策略


2.1 植入物的选择 有多种假体可用于隆乳手术,根据填充 物的不同,可将这些假体分为硅凝胶或盐水假体,并根据表 面特性又分为光面和毛面假体,而且根据外形还分为圆形和 解剖形假体。 硅凝胶作为填充材料,具有许多优点:手感类似天然的 乳房组织; 而且由于广泛的开发, 其技术创新也更为丰富。盐 水植入物的主要优点在于对植入物破裂的关注。当盐水植入 物破裂,盐水则无害地被吸收入体内,而如果硅凝胶假体破裂,则会出现硅凝胶显露于组织中的顾虑[10]。虽然硅凝胶假体 比盐水假体具有更理想的手感, 但当假体置于胸大肌下时,这 种差异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盐水假体的价格低于硅凝胶假体, 且通透性较易检测,患者对两种假体的满意度都非常高[11]。 1 项 10 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用盐水假体填充(包括光面和 毛面)的病例存在 20.8%的包膜挛缩概率,比硅凝胶假体高[12]。 而另 1 项研究结论则恰恰相反,指出硅凝胶假体包膜挛缩的 风险显著高于盐水假体[13]。然而,这些结果可能是由于使用了 不同类型的假体以及研究的科学质量受到了一定限制。 假体的表面结构对包膜挛缩的发生也具有一定影响。乳 房假体的纹理状表面,被认为破坏了假体周围组织的收缩 力。许多荟萃分析已经证实,毛面假体包膜挛缩的风险显著 低于光面假体[14-16]。光面假体的包膜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毛面 假体的包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并且胶原密度在毛面假体的 包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但在光面假体则增加。然而, 当假体被置于胸大肌下时,毛面假体的这种优势可能消失[17]。 同时,有研究认为,毛面假体与晚期血清肿以及间变性大细 胞淋巴瘤的发生相关,并且比光面假体更容易发生皱褶和破 裂[18]。因硅凝胶植入物破裂而被替换假体的患者, 其包膜挛缩 复发的风险显著高于植入物完整的患者,而且硅凝胶渗漏 后,增加了行包膜切开术的相关风险[19]。 在包膜挛缩的预防中,解剖形假体并没有表现出优于圆 形假体, 二者未发现明显差异[20]。


2.2 外科预防技术 手术操作已被证实可以影响包膜挛缩 的发生。许多学者认为,相对于皮下和腺体下,置于胸大肌下 的假体包膜挛缩的发生率较低[4,8]。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并未 得到普遍认同。也有研究发现,假体置入不同的解剖位置对 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21]。 Herbert-Hoehler 在 1973 年报道的经腋下入路隆乳术, 是一种部分胸大肌下隆乳术,其三分之一的假体放置于胸大 肌下,三分之二在腹直肌鞘和腹外斜肌上。与乳房下皱襞或 乳晕周围入路的术式相比,其优点是不会在乳房的美学单位 中留下任何瘢痕。然而, 从腋窝入路的早期阶段,盲视下技术 的缺点主要包括解剖损伤以及难以剥离出精确的腔隙和对 称的乳房下皱襞。据报道,由于血肿发生的概率较大,盲法 有较高的包膜挛缩风险,而内窥镜的使用则可以减少包膜挛 缩的发生率[22]。 相比腋下及乳晕周围入路, 由于乳腺导管破坏较少,细菌污染较少,因而使乳房下皱襞入路发生包膜挛缩 的风险较低[23]。双平面隆乳克服了部分和全部胸大肌下手术 的缺点,可以减少胸大肌收缩时假体可能出现的扭曲或移位, 而且假体轮廓可见的可能性较低,同时也减少了包膜挛缩的 风险[24]。


2.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虽然包膜挛缩的确切发病机制有 待进一步研究,但炎症反应似乎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有学 者认为[25],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变炎症反应,可以减少包膜挛 缩的发生。动物研究发现,每天在毛面硅凝胶假体周围注射 5 mg/kg 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时,假体周围的包膜较薄,包 膜的血管化更丰富,胶原密度更低,表明该药物可以预防包 膜挛缩。1 项涉及 60 例轻、重度包膜挛缩患者的研究显示, 服用扎鲁司特 6 个月,并从治疗前开始到治疗结束后 1 年, 每月评估乳房情况发现,当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时,挛缩 Baker 分级评分降低了,但在患者停止治疗后,评分又开始增加[26]。 这一结果提示,为了获得长期效果,患者必须长期服用药 物,但这必将导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对肝脏功能的 不良影响。 近期研究显示,使用光滑(光面)的硅凝胶假体隆乳后, 服用 3 个月扎鲁司特片患者与未服用的患者相比,1 年随访 的包膜挛缩率显著降低,这是第 1 份关于预防性使用白三烯 抑制剂在 1 年随访中可降低包膜挛缩发生率的报道[27]。这项 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预防性地给予扎鲁司特片。但是, 该研究 的学者不提倡对所有行硅凝胶隆乳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地 给予扎鲁司特片。对于非常在意包膜挛缩或是选择光面假体 的患者, 扎鲁司特的预防性治疗可能是有意义的。另外,如果 需预防性给药,则需要监测转氨酶水平。


2.4 A 型肉毒毒素 A 型肉毒毒素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减 少瘢痕疙瘩。假体包膜在组织学上与瘢痕相似,因此有学者 推测,A 型肉毒毒素可以预防包膜挛缩的发生或防止其发 展。对大鼠皮下移植物腔隙内注射 A 型肉毒毒素 0.5 ml(5 U) 的研究发现,在第 6 周后,与注射 0.5 ml 生理盐水的对照组 相比,其包膜厚度、炎症细胞以及 TGF-β1 的表达均减少, 胶原组织结构良好[28]。另 1 项类似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并且认为,A 型肉毒毒素可能通过阻断 TGF-β1 信号传导来 减少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从而控制包膜挛缩 的发展[29]。


2.5 脱细胞真皮基质 脱细胞真皮基质被认为在所谓的接 触区能改变假体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反应过程,通过建立一个 屏障来减少包膜挛缩。1 项动物实验发现,将脱细胞真皮基 质放置于假体表面,可以使接触区域肌纤维母细胞层变薄, 显著减少了细胞增殖和炎性反应,从而减少了挛缩的形成[30]。 近期 1 项使用猪脱细胞真皮的研究显示,127 例患者在平均 19.6 个月的随访期间,包膜挛缩的发生率仅为 0.6%,提示使 用脱细胞真皮可能是预防或延缓包膜挛缩发生的有效策略[31]。 当被用于治疗包膜挛缩时,采用完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 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治疗Ⅲ~Ⅳ级包膜挛缩[32]。


2.6 包膜挛缩和年龄的关系 为了阐明患者年龄是否影响 迟发性包膜挛缩的发展,1 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40 岁以下的患者平均在 18.9 年后进行二次手术修复包膜挛缩;而 40 岁以上的患者平均在 11.9 年后进行二次手术。该研究证 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手术年龄与包膜挛缩之间存在关系, 但不是因果关系,患者初次手术的年龄不影响包膜挛缩的发 病率,但对于年龄较大时发生包膜挛缩的患者,其发生包膜 纤维化的平均时间明显更短[33]。然而, 尚不清楚纤维化的程度 是否由于生物地球化学因素、围绝经期改变或患者个体对风 险行为和幸福感的感知等因素,从而影响进行二次手术的决 定。对 40 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行乳腺癌筛查和医学检查可能 是促进其进行手术修复包膜挛缩的一个因素。


3 包膜挛缩的治疗


3.1 包膜切开术与包膜切除术 有学者认为[34],治疗包膜挛 缩的“金标准”是包膜切开术,包含或不包含包膜切除术。另 一些学者认为[35-37],虽然对包膜切除术和包膜切开术的治疗 效果仍然存在争议,但假体置入部位的改变和更换假体可能 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38]。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只有Ⅲ级和Ⅳ 级包膜挛缩需要手术治疗。 虽然包膜切开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是常见的,但在研究 者将细菌生物膜作为包膜挛缩的原因后,这一方法在很大程 度上被包膜切除术取代。包膜切除术比包膜切开术涉及更多 的解剖,并且会增加额外出血和气胸的风险,极易引起患者 的不适,因而通常认为仅行包膜切开术是不够的,可能会导 致包膜挛缩的复发。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发生包膜挛缩 后行包膜切除术的临床证据不足[35],认为将薄的非钙化的包 膜留在患者体内似乎没有坏处,因为血肿发生率较低,如果 将包膜留在原位很少会导致液体积聚,所以无需去除所有钙 化的包膜。对于放射科医师来说,包膜钙化通常不影响诊断。


3.2 自体脂肪移植 其他解决包膜挛缩的手术策略包括进 行自体脂肪移植。通常可以采取 2 种方式:单纯自体脂肪移 植,或者在初次手术时置入体积为原计划一半大小的假体, 同时在假体周围行脂肪移植。有证据表明[39],自体脂肪移植可 以增加置入物周围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可用于治疗包膜挛 缩。1 项猪的动物实验显示[39],由于邻近组织中形成了新生血 管,尽管在组织学中或在 Baker 分级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 注射的脂肪确实会使实验组的包膜软组织软化。 已经有报道表明,在乳房重建病例中同时进行自体脂肪 移植和假体置入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Salgarello 等[40]发现, 放射治疗 6 个月后行脂肪移植术,3 个月后再行假体置入,经 随访 15 个月见包膜挛缩发生率较低。一个类似的研究显示, 在 17 个月随访中未出现有Ⅲ级和Ⅳ级包膜挛缩的病例[41]。虽 然这些病例都集中于重建病例,但这可能是 1 项适合于非重 建患者的治疗技术。


4 展望


近期提出的避免包膜挛缩复发的建议包括:包膜切除 术、改变假体置入部位、更换植入物、抗生素冲洗、手套更换、 用粘合剂屏障覆盖切口部位、使用乳头护罩和脱细胞真皮基 质等,更好的方式可能是预防。尽管目前预防和治疗包膜 挛缩的方法还不尽完善,但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许多新的成 果。我们相信,随着对包膜挛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有效预防并彻底地治疗包膜挛缩,让假体隆 乳再无包膜挛缩这一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略。


来源:邓萌 叶飞轮,隆乳术后包膜挛缩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文网址:http://yiqiysw.com/dzyl/181.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健康医学报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健康医学报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