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大爱无疆”游学营,因为这家机构的所作所为,与爱毫无关系,是游学魔窟。
机构创办人声称自己仅用了四年半不到的时间,洞悉人性帮助到了全国819个饱受苦难的孩子从迷茫无助、困顿绝望、厌学轻生中走出来,成功地化解了他们拖拉磨蹭、对抗父母、打人毁物、离家出走、沉迷网络、初恋旋涡、逃学厌学、休学辍学、轻生自残等难题。
其中有153个被专家确诊为抑郁症、强迫症、自闭症、狂躁症、精神病等等【被迫】服用精神类药物、住过医院的孩子,帮助他们“断掉”药物。
创办人自称被他拯救的儿女们视作“当代孔子,赵子龙,李云龙,史泰龙……”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自创了“竹片噼啪汤”,竹片就是戒尺,噼啪是惩戒的声音,汤是眼泪。不仅打孩子,还打家长,用这样的行为来让孩子和父母幡然醒悟。以教育和爱为名惩戒“不听话的孩子”,对家长进行洗脑控制,通过言语侮辱、扇耳光、暴力惩罚来规训“不良少年”。
刚刚过去的“国际不打小孩日”好像一个笑话。
所以我们看到了什么呢?“走投无路乱投医”的家长们,崩溃的孩子们。
德济心理科的门诊中常碰到家长们或严肃或是泪流满面的说:“我家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去上学。”
就好像很多患者会说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睡不好一样,当你注意力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怎样去觉察自己和孩子的变化呢?
能睡着了,可以去上学了是否真意味着问题解决了呢?
蝴蝶扇动第一次翅膀的时候你没留意,等蝴蝶效应来的时候,你惊慌失措,孩子之前不是这样的啊,怎么突然就我说什么都不听了?
最重要的是,请正确看待精神科及精神专科医院,也请正确看待精神类疾病。医生不会逼迫患者吃药,患者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家长相信这样费用高昂的游学营呢?我想更可能是不愿也不想承认孩子可能患有精神类疾病吧。
比如觉得抑郁症都是孩子作出来的,孩子娇生惯养太脆弱了抗压能力不强,人家其他孩子怎么就不这样呢?梅花香自苦寒来,孩子磨练磨练就好了。
这些都是对精神类疾病的误区。
德济心理今天想为你打破有关抑郁症的误解,因为对疾病尊重的基础一定是正确认识疾病,抑郁症也是大众最熟悉却也很不理解的疾病。后续会更新对其他精神类疾病的误区,请持续关注。
1误解一、患上抑郁症是因为想不开
抑郁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就如同高血压病、糖尿病一样。
“想不开”这种想法容易低估病情的严重性,如患者内心苦不堪言却又无处诉说,少人理解。而且,抑郁症的好转也不仅仅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想开点儿就没事了”。
2误解二、抑郁症是失眠引起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恰恰相反,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后果,而非原因。因此治疗上不能单纯追求改善睡眠,比如长期服用安眠药。失眠是抑郁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要想彻底解决失眠问题,治疗抑郁是前提。
3误解三、性格脆弱导致抑郁症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再脆弱的人性格中都有坚强的一面,就如同凡事皆有两面性。患了抑郁症的人只不过当时看起来很脆弱,有效的治疗可以让人重拾坚强。
4误解四、换个环境就好了
抑郁症的发生的确和某些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怀孕/分娩、人际冲突、家庭问题、躯体疾病、学习/职场/经济压力、重大生活事件、生活中的困难等。换个合适的环境可能对抑郁症的缓解有所帮助,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因为,抑郁症与人之常情的因环境问题所导致的心情不好是不一样的,抑郁症会严重干扰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进食、睡眠以及生活乐趣,严重的抑郁甚至可能吞噬人的生命,其中的无助感、绝望感、无价值感等不良感受强烈而持久,很少能自行缓解。
对抑郁症的正确理解:
抑郁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正规的抗抑郁治疗是减少或阻断复发最好的办法。患上抑郁症并不可怕,麻烦的是不去好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