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医学报> 中医健康> 本文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发布时间: 2020-07-31 16:11:24      来源:      作者:祛湿

导读:本文是来自祛湿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的内容介绍

三伏天,高温酷暑,最是难熬。

而进入二伏后,天气最为炎热,暑湿热最重。

此时的养生重点,就是祛湿,避免“湿邪”入体,留下病根儿。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下面几个迹象,满足得越多,体内湿气越重

1、舌头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

2、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

3、腹部小肚子大,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4、头脑昏沉,身体困重,仿佛被厚衣包裹一般。

5、头发出油,脸部出油,容易起痘,皮肤粗糙。

6、肩痛、腰痛,身体各关节疼痛不适。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二伏祛湿,谨记三宜

一宜泡脚

二伏,湿气盛,热水泡脚,祛除暑湿,大有益处。

泡脚能刺激经络,还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

因此,即使二伏天炎热,睡前也要坚持热水泡脚,逼出体内湿气。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泡脚水温度,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

泡脚时间,最好不要低于20分钟,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

在泡脚水中,加点花椒、生姜、艾叶等,祛寒气、除湿除燥,效果更佳。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宜饮茶

二伏天,饮茶祛湿,简单方便,还有助于补充水分,促进排毒。

用一些健脾利湿的食材,搭配泡水代茶饮,对于排湿气,十分有益。

华花郎薏仁茶,泡水代茶饮,健脾的同时,更有利于排湿,有益健康。

玉米须、薏仁、赤小豆、马齿苋、华花郎、芡实、山楂、淡竹叶,炒熟后做成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玉米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华花郎,利尿利湿,泄湿热,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症,还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湿健脾、祛风胜湿,利肠胃,消水肿。与赤小豆搭配后,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祛湿效果更突出。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淡竹叶, 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可健脾,有助于祛湿。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几种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湿,十分有益。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宜艾灸

二伏天,多艾灸,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艾灸,可开郁、祛湿、补阳气,经常艾灸,有助于身体排湿气。

艾灸的时候,可以多艾灸下面几个穴位,祛湿效果加倍。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关元,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丰隆,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二伏祛湿,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第一字:忌

——忌大酒

酒助湿邪,大量喝酒,会导致体内湿气加重,严重损害健康。

所以,伏天要注意少饮酒,尤其是冰镇的啤酒,更要少喝为好。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忌湿发入睡

如果头发湿,就进入睡眠状态,不但容易导致头痛,还会招致湿邪入体。

三伏天,原本就湿热重,一旦湿邪入体,秋冬十分容易生病,危害健康。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忌贪冷

二伏天气,不要贪凉,喝过多的冷饮。

冷饮,会加重脾胃负担,一旦脾受损,会导致体内湿气重。

湿邪困脾,体内湿气重,又会进一步损害脾脏健康,进入恶性循环。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第二字:食

——少食肥甘厚腻之物

肥甘厚腻之物,会加重脾脏负担,导致脾受损,影响运化水湿。

一旦体内湿气过重,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损害脾脏,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多吃健脾胃的食物,荤素搭配,清淡一点。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多食粥

脾运化水湿,一旦脾虚,则会导致体内湿毒重。

粥,可生发胃津,健脾胃,有利于脾运化湿,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用茯苓、赤红豆、芡实等,熬煮成粥,每天吃一点,健脾祛湿,效果佳。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第三字:动

——快步走

运动少,是导致湿气堆积的原因之一。

坚持适当的运动,排排汗,也能去湿气。

中医祛湿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层蒙蒙细汗”。

微微出汗,对祛湿有益,大汗反而会伤身,快步走,是不错的选择。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敲带脉

带脉,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人体侧腹部。

经常拍打或按揉带脉,有助于帮助人体祛湿。

经常敲打带脉,可健脾阳,还可振奋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第四字:揉

——揉腘窝

人体的委中穴,在腘窝,是膀胱经所经之处。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湿通道。

经常按揉,有助于疏通膀胱经,有助于祛湿排毒。

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揉足心

足心,有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按揉涌泉穴,有助于强肾,可提升人体阳气,阳气足,则有利于湿气外泄出体外。

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揉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

经常按揉,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轻轻按压承山穴会有酸胀感,说明体内有湿气。

按揉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微微发热,湿气在慢慢散发出去。

进入二伏,养生重祛湿,谨记三宜,做好四个字,排湿气,不留病根


本文网址:http://yiqiysw.com/zyys/1046.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健康医学报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健康医学报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精彩必读